最新资讯
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23《带刺的朋友》第一课时
【教学目标】
1.认识本课“枣、馋”等生字,会写“刺、枣”等生字,通过据义辨音读准多音字“扎”。借助表演或通过说近义词等方式理解“诡秘”、“兴许”等词语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。
2.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,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,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。
3.能以“小刺猥偷枣的本事真高明”为开头,用自己的话讲清楚刺猥偷枣的过程。
【教学重点】
1.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,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。
2.朗读课文,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联想游戏,激趣揭题。
1.游戏:词语联想说话:由几个词想到一件事或一个小故事。
①出示词语:我 朋友 刘老师 刺猬
②出示:带刺的朋友。
生交流。师出示刺猬图片,学生齐声打招呼:刺猬。
③师介绍 :刺猬冬眠,在江苏又被叫作“偷瓜獾”。刺猥有什么本领?生交流。
2.作家宗介华家乡院子里养了一窝刺猬,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给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,还专门写了一本书《带刺的朋友》,今天学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,齐读课题。
二、整体感知,积累新鲜的字词。
(一)初读课文,明确本单元目标、本课学习目标。
1.出示本单元的目标:这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,这节课我们完成第一个目标:积累生动的语言。
2.自由读课文,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把优美生动的语言词句画下来。思考:课文讲了刺猬的什么事?
(二)纠正重点字的读音,积累好词句。
1.出示“扎”的三种解释与读音。
2.给“归拢的那堆红枣,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”中的“扎”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说出原因,全班齐读。
3.生交流汇报所画的优美生动的语言,适时地引导纠正读音。
(三)整体感知课文大意。
1.课文写了刺猥的什么事?出示句式,同桌练说概括:本文主要写的是 (谁)在 (什么时间),在 (什么地方),(干什么) 的故事。
2.指名交流回答,师概括引出短语:刺猥偷枣。指导书写“枣”和“刺”。
三、了解红枣,品味诱人。
1.认识生字“馋”,强调读音,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记生字。
2.什么样的枣子看着就令人“眼馋”呢?学生说感受,指导想象朗读。
四、学习“偷枣”,感悟聪明。
(一)板画读文,画动词。
1.出示课文2—10自然段,师生合作读,看看它是怎么偷枣的?
2.师生共同逐段圈画动作的词语。
(二)扶放结合,品读析句。
1.刺猥偷枣的第一招是什么?
①怎么爬?缓慢地爬;诡秘地爬。
②生上台表演,师追问点评,引导在表演中理解“诡秘”,初步感受刺猬的聪明。
③表演后指导朗读,读中体会“小心谨慎”。
2.谈话过渡:小刺猬爬上树,便使出了第二招,是什么?紧接着第三招是什么?
(三)放手学习“收枣”部分
1.课件出示第9段,同桌合作读。
2.读后启发:你们发现这黑字部分写的都是小刺猬偷枣,那红字部分呢?
2.重组教材,保留精彩的动作描写部分,与同桌说说哪个动作最能体现他的聪明?先同桌互说,再集中上台交流喜欢的原因“归拢、打滚、扎、驮、跑”。
3.如果你贴着墙根,看见了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、聪明的举动,你会怎样夸奖它呢?
五、布置作业,读写结合。
1.出示宗介华《带刺的朋友》原文片段(三),感兴趣的去读一读《带刺的朋友》。
2.将故事复述给父母听。
3.积累本课的生字,出示“我阅读 我积累”。